“可能还是大环境变化的考虑。”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类似表述在上汽集团的公告中也有体现:“基于目前市场环境等因素考虑,为统筹安排捷氢科技资本运作规划,经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后,公司决定终止捷氢科技分拆至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
至此,A股沪深交易所已受理的氢能公司IPO项目“清零”,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还处于上市辅导阶段。
另一方面,港股则成为氢能公司的热门选择。继国鸿氢能、金源氢化上市后,重塑能源、国富氢能已于今年提交申请材料,并于近日公布了整体协调人情况。
业内已默认,氢能是“烧钱”的赛道。这与当前氢能产业处于商业化初期的大环境有关:市场规模小,研发成本高,技术产品迭代速度快。
虽然最近两年,氢能赛道股权融资案例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资本对于产业未来发展潜力的肯定。
但氢能企业仍面临业务整体承压、业绩亏损的情况,构建稳健的融资渠道才能助其撑过“黎明前的黑暗”。
因此,这也是经过多轮股权融资后头部氢能公司不得不扎堆IPO的现实心态。
然而,受到政策调整的影响,A股氢能公司的IPO难度加大。
2023年,A股有两大氢能公司IPO颇受业内关注。一家是捷氢科技,该公司作为国内氢燃料电池头部企业,于2022年6月获上交所科创板受理IPO申请;另一家是中鼎恒盛,其为加氢站关键零部件厂商,于2023年5月获深交所创业板受理IPO申请。
截至目前,上述两家氢能公司IPO事项均已终止:中鼎恒盛于今年2月27日提交了撤回申请,捷氢科技也在3月底“步其后尘”。
随着这两家公司终止IPO,也意味着目前A股获交易所受理的氢能公司IPO项目“清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当前仅剩菲尔特、东岳未来、浙江蓝能、环宇京辉四家氢能公司启动了上市服务或进行了辅导备案登记。
IPO政策趋严,被业内视作氢能公司难以实现A股上市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目前业绩普遍亏损的情况下,氢能公司的IPO申请即便获交易所受理,必然会遭到严格的问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此前交易所受理的四家申请科创板上市的氢能公司——亿华通、重塑能源、捷氢科技以及治臻股份,被问询的重点均围绕技术路径、发展模式、业绩表现、经营独立性等问题,而这些恰是产业发展初期,氢能公司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此外,在强监管之下,氢能公司IPO也可能“爆雷”。
中鼎恒盛的主动撤回,是发生在被现场检查之后。自2021年证监会发布《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以来,证券业协会组织了12场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签仪式,合计97家拟申报沪深上市的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而中鼎恒盛则成为今年首个现场检查后“撤单”的企业。
以上种种因素,加深了氢能公司A股IPO申请的残酷氛围。在此背景下,转战港股,便成为部分氢能公司的现实选择。
上述分析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捷氢科技撤回科创板IPO申请后,不排除转战港股的可能性。“国鸿氢能在香港上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氢能公司仍需要统筹考虑上市后估值低迷的风险。”
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今年2月和3月,重塑能源、国富氢能分别向交易所提交了申请材料。此后,在3月14日和4月5日,重塑能源、国富氢能相继更新了港股上市的整体协调人信息。
其中,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公司、招银国际融资公司、法国巴黎证券(亚洲)公司为重塑能源的整体协调人;海通国际证券、中信里昂证券、建银国际金融、中信建投(国际)融资公司为国富氢能的整体协调人。
至少在短期内,像亿华通这样“A+H”两地上市的案例在氢能领域将难以再现。
作为捷氢科技的控股股东,上汽集团亦公告称,公司承诺在终止分拆捷氢科技至科创板上市事项公告后的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含分拆上市)。
事实上,从A股转战H股,无论是重塑能源还是国富氢能,都经历了超过一年的“空窗期”。
重塑能源2021年8月从科创板撤回IPO申请后,直到两年半后递表港交所;国富氢能在2022年11月正式终止科创板IPO申请,则是经过了一年半的筹备期才改道H股。
实际上,即便是参考已经成功上市的国鸿氢能,该公司港股IPO的时间周期也并不短。
从2022年11月首次递表到2023年5月二次申请,再到2023年12月挂牌上市,国鸿氢能花了一年的时间,其第二次上市申请也耗时半年。
从上市效果看,国鸿氢能港股首发募资净额约14.6亿港元,未有超募;早前,亿华通港股首发募资净额约9.83亿港元,超募0.40亿港元。两家氢能公司在港股均通过IPO募集超过10亿港元的资金。
这对于年收入约8亿元(2023年,人民币)的两家氢能公司而言,已是不俗的融资规模。
但需注意的是,截至目前,亿华通、国鸿氢能以及金源氢化的股价均处于破发状态。
截至4月17日收盘,亿华通、国鸿氢能、金源氢化分别报收34.10港元、19.00港元、0.80港元,总市值分别为56亿港元、98亿港元、7.6亿港元。
由此可见,港股虽然对氢能公司有一定的接受度,但对其估值并不“大方”。究其原因,氢能公司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是主要因素。
虽然政策持续向氢能产业加码,但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局限使得绝大部分氢能公司不得不面临持续亏损的压力。
亿华通、国鸿氢能发布的2023年财报显示,前者增收不增利,去年亏损2.43亿元(人民币,下同);后者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去年亏损4.04亿元。
国鸿氢能在财报中分析了亏损扩大的原因,“报告期间,集团的收入减少主要由集团所处的氢燃料电池行业仍处于商业化的早期阶段;氢能商业化场景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集团部分客户推迟订单,该年度收入未达到预期增长;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平均售价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不仅是亿华通、国鸿氢能,同为氢燃料电池系统商的捷氢科技在2023年也面临同样的境况。
该公司去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仅0.49亿元,不足同期亿华通和国鸿氢能的一半收入。不过,捷氢科技也指出,去年上半年营收偏低也“受到公司销售季节性影响”。
2024年3月,“氢能”作为前沿新兴产业首次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对于产业发展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尽管当前氢能公司整体面临着持续亏损的尴尬境地,但业内认为,2025年,国内氢能产业有望迎来规模化发展的拐点。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