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黄河三角洲“盐碱白”正在变为“生态绿”

黄河三角洲“盐碱白”正在变为“生态绿”

2020-09-17

 政府、企业、专家共同加大科研力度,因地制宜,在盐碱地里建起混交林、蔬菜棚、产业园,为黄河流域盐碱地治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造了范例。

  一手抓生态保护,另一手抓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九省区该如何作为?路线图来了。

  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这意味着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之后,精准、细化的推进措施在翘首以盼中即将面世。

  实际上,按照黄河治理“既要保护到底,也要发展到位”的遵循,改变早已在黄河沿岸各个省区发生。9月7日,科技日报记者在山东境内的黄河三角洲采访时发现,在国家战略指引下,政府、企业、专家正成为利益共同体,他们因地制宜,加大科研力度,在盐碱地里建起混交林、蔬菜棚、产业园,改“不毛之地”为生态绿洲,为黄河流域盐碱地治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造了范例。

  排盐,改“明争”为“暗斗”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湿地至今依然保有着新、奇、特的特征。只有身临其境,你才能体会到它原始的美。但这里,牛羊是少见的,因为白花花的盐碱地吞噬了牛羊们的食粮。

  盐碱地,由于靠近海边,海水不时浸入土地,盐分和碱含量远超土壤正常值。盐碱地要长庄稼,必须要把盐排出去,而水利工程是盐碱地改良的根本措施。

  相比于传统的明沟排水,山东农业大学陈为峰教授的思路不一样。他另辟蹊径,设计的排水改盐暗管,埋于地下,不占地,土壤脱盐率提高25%,增产可达15%以上,目前已在黄河三角洲推广了数十万亩。

  改良是为了种粮,而向盐碱地要粮食,这一尝试又不鲜见。

  埋暗管是物理改良,泥沙调理也是。陈为峰的同事毛伟兵教授把黄河三角洲干渠里淤积的黄泥沙,按照研制出的科学配比,铺撒在了小开河引黄灌渠、滨州市水落坡乡等四五百亩试验地上,小麦增产1.3倍,棉花增产20%。配沙改良过的盐碱地饱和导水率大幅增加,表层含盐量减少96%。

  埋暗管、调泥沙是给力的两招。它们在降盐培肥的同时减少了化学品的投入,在改善土地理化性状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跟盐碱地较劲,林业科学家也在行动。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为了给黄河流域的盐碱地“披上绿色”,许多高校院所的科学家们把盐碱地治理当作科研题目,一边治理顽疾,一边培养学生。而近些年,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曹帮华培育出山农1号到4号4个高抗盐刺槐品种,它们在含盐量千分之四的盐碱地上还能顽强生长。

  在我国,人多地少,粮食安全是重要议题。中科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勇认为,在当前条件下,高产田再想提高产量在某种程度上已遇到瓶颈,现在必须把目光放在大量的中低产田和科技创新上。

  上述专家们的努力,正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将盐碱地改良为高产田,改“不毛之地”为生态绿洲。

  种菜,变“先天劣势”为“后天优势”

  盐碱地里红彤彤,是对大棚西红柿的形象概括。盐碱地上种蔬菜有先天劣势。然而,在黄河三角洲景屋合作社的大棚西红柿,却能年产4万斤。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这里的西红柿不是种在土壤里,而是在基质上——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舍弃土壤用基质,避开了根本性难题。用基质加营养液种的西红柿高产量、高品质、高收益。如今,仅景屋合作社一家,运用该技术的西红柿大棚就发展到100多个。

  “如果说杨凌农高区为解决干旱、半干旱问题而生,那么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就是针对盐碱地问题而设。它们正探索成为中国农业生产两大极端问题的解决方案。”山东省科技厅有关处室负责人向科技日报记者概括的这句话表明,我国第二家国家级农高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正通过科技的力量改变盐碱地的颜色,使更多的“白花花”变为“红彤彤”“绿莹莹”。

  为此,科研力量不断加入进来。

  在山东省农科院黄三角试验示范基地里,推动“不毛之地”变身生态绿洲的努力从来不曾间断。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这里不仅将山东省农科院下属各个平台的技术成果落地,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顶尖农业科研力量在此扎根,在此系统解决盐碱地治理和绿色开发、提质丰产增效、环境健康友好等重大问题。

  仅在2018年,这个基地就承接了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53支科研团队来此开展耐盐碱品种鉴定、盐碱地改良、水—肥—盐一体化综合调控机理与技术模式、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科研试验。

  一支支来自天南地北的科研团队扎根到盐碱地里,酝酿出一个个好消息。

  “在盐碱地里种小麦亩产能过千斤,很不简单。”说这话的是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研究员。他评价的“山农20”小麦品种,在滨州中高度盐碱地上实现亩产过千斤,让不少盐碱地改良者信心大增。

  苜蓿是牧草之王,能显著提高牛羊肉、奶品质。山东农业大学张桂国教授选育了苜蓿、田菁、粮饲兼用型旱稻等品种陆续在黄三角示范推广。如今,他们团队指导无棣绿风农牧集团种植了3000多亩紫花苜蓿。

  深耕盐碱地,输出新模式

  “春冬白茫茫,夏天水汪汪,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这是山东潍坊滨海居民对盐碱滩的印象。但如今,“盐碱白”变成了“生态绿”,初步实现了“春花夏荫秋色冬绿”的生态目标。

  颜色之变,一种新模式居功至伟。以盐碱地复育为主业的胜伟集团在盐碱地上种牧草、建农牧园。他们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碱地奶绵羊”,繁殖率高,双羔率和三羔率超过90%。同时,他们对养殖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废水等再利用,把转化成的生物有机肥用于涵养复育盐碱地,实现产业生态循环。

  将科技元素植入盐碱地,效果让人吃惊。如今,在潍坊滨海,千亩优质紫花苜蓿已稳定产出;碱地奶绵羊已受孕、产奶;碱地功能农产品已上市,其中碱地特色瓜果、碱地有机蔬菜、碱悦全麦面粉、碱地羊肉等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深耕盐碱地,“政府+专家+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瞄准痛点搞研发,拿出了新产品,贡献了新模式。

  去年2月底,在黄河三角洲发生的一件大事让记者印象深刻:中科院19个院所的69名专家学者来到黄三角农高区,见证了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黄河三角洲现代生态农业技术系统集成示范”项目的落地。

  当时,山东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强调,该项目实现了从单一技术实施到成套技术捆绑,一所单打独斗到多所组合出拳的新突破,形成了工程化技术推进机制,有利于推动中科院科研成果在山东落地转化,促进项目成果可复制、可推广。

  今年7月份,山东博华农业科技公司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申报的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召开了一次推进会,重点解决退化或障碍土壤高效治理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技术问题……

  越来越多的产学研力量加入进来,越来越多的新模式相继出现。种种努力,使得越来越多的“生态绿”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蔓延开来。“生态绿”取代了“盐碱白”,成为盐碱地上的新风景。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翟荣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