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资讯 > 奋力冲刺四季度 稳经济开足马力

奋力冲刺四季度 稳经济开足马力

2022-10-13

     近日召开的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强调,四季度经济在全年份量最重,不少政策将在四季度发挥更大效能。眼下,抓项目扩投资、深挖潜促消费,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多地多部门正在抢抓时间窗口和时间节点,奋力“冲刺四季度”,推动稳经济政策举措全面落地、充分显效。

  四季度收官季 稳经济接续发力

  近日,在办结海关监管通关手续后,青岛迦南美地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6万条功能性毛毯顺利出口日本。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今年以来出口实现稳健增长,这已经是日本客户第3次追加功能性毛毯订单了。

  今年以来,面对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及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不少地方落实落细相关政策举措,“一企一策”解决企业原材料、用工、通关、物流等问题,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实现三季度经济总体恢复回稳。

  四季度是攻坚、收官季。如何抓住时间窗口和时间节点,推动政策举措发挥更大效能?

  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释放了一系列重要信号——“针对需求偏弱的突出矛盾,想方设法扩大有效投资和促进消费,调动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积极性”“各部门要配套完善已定的若干重大措施、抓紧出台细则,并做好项目衔接”“各地要结合实际加大政策落实和配套力度,确保项目建设工程质量”“经济大省要发挥稳经济挑大梁作用”……

  列出时间表、按下快进键。有关部门也在密集部署。

  以扩大有效投资为例,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日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四季度将全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超过1万亿元。系统梳理前期工作进展较快、有可能第四季度开工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全力加快要件办理和前期审批立项进程,争取年底前再开工部分重大水利项目。“还将系统谋划好明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持续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扩需求稳市场 地方频出实招

  在潍坊滨海区,弘润科技项目现场,500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管道、机泵、电器仪表设备的安装调试,预计年底进入设备联合调试阶段;在潍城区,均和云谷·潍城科技谷一期9栋单体开始建设,将构建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生态;在高新区,总投资54亿元的潍坊信息技术产业园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引入具有“核芯”技术的企业……

  项目建设热火朝天赶进度,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放眼全国,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

  记者注意到,近日,不少地方密集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经济形势座谈会等,强调四季度是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的窗口期、关键期。要“勇挑大梁”,锚定主要目标力争最好结果,全力打好四季度收官战,持续巩固经济加快恢复、回升向好态势。

  其中,扩大有效需求仍是重中之重。比如,江苏提出,全力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和省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用市场化的办法扩大消费,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探索打造涉外消费专区。浙江提出,确保享受金融支持政策的项目四季度全部开工,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同时精心谋划明年重大项目。

  此外,不少地方在制造业产业升级、加力助企纾困稳预期等方面重点发力。10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助行业强主体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以及10月8日发布的《贵州省推动复工复产复市促进经济恢复提振行动方案》均对此提出详实举措。

  释放政策效能 促经济稳中提质

  “从多地稳经济举措来看,聚焦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消费复苏、制造业产业升级等领域,呈现出结构调控与精准调控的特点,有利于扩大有效需求释放,推动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对记者表示。

  高瑞东分析称,目前多地将制造业升级作为四季度重点工作,技改投资有望成为拉动下半年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此外,不少地方用好政策储备工具,继续发力重大项目建设。以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作为主要抓手,带动四季度消费回补。

  “各地正紧抓四季度窗口期奋力冲刺,确保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下一步需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保订单、保履约。”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传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专家认为,不少经济大省着力酝酿增量政策,发挥稳经济挑大梁作用。通过在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等领域重点发力,不仅有助于稳定经济大盘,还将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孙传旺表示,经济大省对于稳定经济大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在促消费、扩投资等方面加快激励举措落地生效,提振市场信心,带动四季度经济稳定增长。

  “经济大省具备先进制造业优势,高技术产业动能强劲,通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有助于强化新兴产业集聚效应,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此外,经济大省项目质量高、偿债能力强,且拥有更多专项债剩余限额,年内具备新增专项债的发行空间,随着资金向实物工作量进一步转化,有助于基建投资延续高景气度。”高瑞东说。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文章标签: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