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持复工复产的同时,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问题也颇受关注。疫情导致在线金融需求暴发,线上经营模式或将成为针对小微企业的最重要模式。
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杨丽平指出,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加强与主要依靠互联网运营的民营银行的业务合作,为小微企业精准滴灌,提高复产小微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
这种形式在近期已逐步凸显。例如,全国工商联会同多家行业协会,与网商银行共同发起“无接触贷款”助微行动,超过100家银行响应加入,该计划将在半年内支持全国约1000万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户等复工复产。
另外,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近日发布的《诊断疫情对微弱经济体金融健康的影响与政策建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微小企业的资金缺口集中在100万元以下,更加青睐还款期限为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这表明,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与“短用长借”所导致的附加资金成本相比,企业主害怕被“抽贷断贷”,更看重贷款资金的稳定性。
此前,网商银行2万份小微企业调研问卷显示,80%的小微企业认为自己面临资金缺口,70%的商家认为,如果有贷款,则更有信心渡过难关。而根据支付宝和网商银行的数据,受到金融定向支持的信用小店,展现出了更强的回暖力。在过去一个月,取用过贷款的小店,相比节前日常水平,单日流水实现了46%的增长,贷款成为帮助小微企业的有力举措。
线上渠道则被寄予厚望。《报告》显示,纯线上经营的企业贷款可得性更高,使用数字金融平台作为主要融资渠道。纯线上经营的企业中,47%表示会使用数字金融平台的线上贷款服务,而做出同样选择的其他经营模式的企业占比约为30%。其原因可能是,纯线上经营的企业积攒了大量个人和企业的行为数据,数字金融平台可以根据客户的线上行为数据,通过金融科技的手段进行快速信用评估和授信。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将互联网平台的渠道和信息数据优势与商业银行的资金和风控能力优势相结合,通过在线申请、无需人工接触的互联网贷款方式,全力支持复工复产,既能满足当下疫情防控时期的社会需要,也是科技发展的趋势使然。
除了渠道之外,怎样的资金更受青睐呢?《报告》认为,微小企业主因现金流压力面临着较高的经营中断风险,对小额且稳定的贷款需求旺盛;同时,贷款展期政策能为其带来实质性帮助。《报告》续称,超过五成的微小企业主希望得到1年及1年以上的固定期限贷款,宁肯多付出资金成本,以换取资金供应的稳定;24%的微小企业资金缺口在11万元至100万元之间,7%资金缺口超过100万元。这意味着,如果贷款机构授信额度太低,企业主依旧面临较大的筹资压力。
曾刚在谈到线上化金融这一趋势时表示,在疫情结束之后,金融数字化和线上化的潮流也不会出现逆转,这意味着,有必要重新审视互联网贷款的定位与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监管制度,更充分地发挥互联网经营贷款的价值,实现供给侧的升级改善,以更好地适应实体经济需求的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就互联网贷款的规范问题,今年年初,《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定向二次征求意见,要求商业银行办理互联网贷款业务,应当遵循小额、短期的原则;单户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应当不超过人民币30万元;个人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
“市场上主流的个人经营性贷款需求在50万元左右甚至更高。如果融资需求没有被完全满足,小微企业就会寻求多头借贷。”一位业内人士向《金融时报》记者表达了担忧。
对此,《报告》建议,监管部门可考虑进一步调整关于互联网贷款个人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的规定,并调整关于互联网贷款单户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的规定。
央行参事室主任纪敏在出席上述《报告》发布活动时也表示,贷款期限会影响融资的稳定性,这可能是今后考察普惠金融状况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普惠金融指标和考核体系中,今后可能会将一些不可抗力因素考虑进去,合理设置期限。
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平台引流并进行“联合贷款”的模式在前两年发展迅猛,而其中隐藏的风险隐患也的确值得关注。业内人士认为,相较于2018年第一次征求意见的版本,《办法》在联合贷款比例、异地贷款等方面已经做出了较大的放松,是对行业生态发展充分考量后的修改。专家建议,需要根据个体经营户、小微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的情况来调整额度。
另外,曾刚也提到,可以对互联网经营贷和互联网消费贷做合理区分,并进行差异化的监管。互联网消费贷由于其场景特点,多定位于小额、短期、高频的产品设计,但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是多样化的,既有小额短期的流动资金需求,也有购买设备、修建厂房等中长期、中大额度的资金需求,因此消费贷和经营贷不应用同样的监管细则来规范。“为避免可能出现的资金挪用或套利风险,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在受托支付、交易场景、合作平台资质、风险控制模式等方面制定系统的规则,来对贷款资金流向、用途等进行管控,以实现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平衡,更充分地发挥互联网贷款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