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过基因检测发现早期癌症,到生物育种助力粮食作物高质高产,再到生物合成能源供电减少碳排放……生物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广泛赋能医药、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众多领域,生物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业内人士表示,生物经济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将形成下一个经济增长点,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顶层设计文件发布 地方加速布局
“生物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生物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升。生物经济领域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年营业收入百亿元以上企业数量显著增加,创新创业企业快速成长。”
这是《“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十四五”时期明确目标,这份今年5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规划,也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领域顶层设计文件。
今年,“生物经济”的概念开始频频见诸政策文件。除了国家层面的部署,包括河南、湖北等多地也在密集布局这一新赛道。
《河南省促进生物经济发展实施方案》8月印发,明确提出将着力构建“一核、五基地”(一核为郑州、新乡联动发展的生物经济核心区;五基地为洛阳、濮阳、南阳、商丘、周口等五个生物经济基地)为主体的生物经济发展布局,到“十四五”末全省生物经济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
此外,《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十大行动”推进生物经济发展;《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生物服务业等生物核心产业总规模突破6500亿元……
放眼全球,当前,以生物科技革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乃至产业革命已经到来,生物技术革命浪潮正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与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相关的战略政策和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主任白京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力争到2025年,我国生物经济总量达到22万亿元,其中核心产业总量超过7.5万亿元,让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技术突破催化新经济业态
各方争相布局的“生物经济”,究竟是指什么?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介绍,生物经济是生物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应用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生物经济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为动力,以保护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为基础,以广泛深度融合医药、健康、农业、林业、能源、环保、材料等产业为特征,正在勾勒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如此表述。
业内人士指出,生物经济的一大特性或底层逻辑来自生物技术新突破、新应用的不断涌现。
在海南三亚,崖州湾种子实验室里摆放的“高VC生菜”长势喜人。这种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的生菜新品种,维生素C含量可媲美猕猴桃。在不远的未来,这一能让人“吃得健康”的新品种有望实现成果转化,走上消费者的餐桌。
21世纪的今天,虽然人类已攻克了大多数病症,但对于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来说,唯有输血才能维持生命。2020年,小杰(化名)成为我国CRISPR-Cas9基因工程技术造血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地中海贫血临床研究首例受试者。接受治疗后,现在已有长达18个月没有进行过输血,今年刚刚升入初一的小杰终于可以像同龄孩子一样正常上学和生活。
生物制造方面发展也在提速。例如,生物制造减少碳排放。即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生物体系,将传统高温高压的化工生产变革为常温常压的生物制造,可以实现低碳循环、降低碳排放。
近年来,我国生物领域科技突破不断涌现,为生物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目前在研的创新药数量居全球第二,在基因检测、超级稻、人工合成淀粉、疫苗等领域已形成比较优势……
生物技术赋能下,我国已经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生物经济产业体系,在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主要产业部门都已产生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行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张。
在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许航看来,生物技术是21世纪最重要的创新技术集群之一,具有突破性、引领性等显著特点,特别是在促进社会民生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医学、农业、制造、能源、环保等领域,前沿生物技术已经成为未来生物经济的创新驱动力。
“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和普及应用为基础的生物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说。
巨大市场潜力将持续释放
根据“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医疗健康、生物农业、生物能源与生物环保、生物信息等将成为“十四五”时期优先发展的四大重点领域。
生物经济在多个领域的结合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能。以生物医药为例,业内人士介绍,从现有的规模来看,生物医药占生物经济的比重大约在百分之六七十以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约8%,生物医药技术和生物医药市场发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产业集聚中心。生物医药企业也备受资本青睐,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生物企业占比达三分之一。
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达3.57万亿元,同比增长8.51%。预计2022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
在生物农业方面,我国农作物和畜禽种业市场规模接近6000亿元,是全球最大的种业市场,快速成长的市场也孕育了隆平高科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种业公司。
在生物制造领域,底层技术和核心技术正进入快速产业化阶段,可再生碳原料与废弃物利用、生物塑料与生物基产品等新兴产业快速兴起。根据世界经合组织(OECD)预测,至2030年,OECD国家将形成基于可再生资源的生物经济形态,生物制造在生物经济中的贡献率达到39%。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生物产业门类、体系齐全,是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加快发展生物经济具备有利条件。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徐涛说,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以及人类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生命健康的更高要求,我国只有成功把握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期,加快解决制约生物经济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才能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我国生物经济加快实现由大转强和高质量发展。
“与工业经济时代相比,生物经济时代更加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突出科学技术能够更多推动人类、生物界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姜江表示,生物经济时代加速到来,我国应坚持创新驱动,发挥内需优势,强化供需匹配,努力在生物经济时代占据一席之地。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