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IPO > 喜马拉雅纠结上市路:版权纠纷缠身 内忧亦外患

喜马拉雅纠结上市路:版权纠纷缠身 内忧亦外患

2021-04-16

 对于上市传闻,喜马拉雅又一次嘴硬地拒不承认。

  4月12日,据路透社旗下媒体IFR报道,喜马拉雅已秘密提交美国IPO申请,最早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融资5亿美 元至10亿美元,并且喜马拉雅正与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就上市计划展开合作。报道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话称,此次IPO对该公司的估值可能超过50亿美元。

  这是继今年3月份喜马拉雅被传出计划赴美IPO之后,媒体对其上市准备的最新披露。事实上,关于喜马拉雅上市的消息在最近几年流传不断,以至于业内有人不耐烦地问道:“喜马拉雅,你到底什么时候才上市?”

  然而,面对外界的一再催促,喜马拉雅却始终三缄其口,仅以“目前未有明确上市计划”作为回应。作为在线音频行业的龙头老大,喜马拉雅为什么迟迟不愿显露上市的心思,这家公司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上市迟疑,前景不明

  这已经是喜马拉雅第N次被传出准备上市的消息。早在2018年8月完成E轮4.6亿美元融资之后,喜马拉雅的上市声音便被放大。其中,曾经的喜马拉雅FM第二大股东、证大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戴志康就提到,喜马拉雅有望于2019年在A股完成上市。

  2019年5月,喜马拉雅内部架构出现大变动,包括小米副总裁洪峰在内的12名董事退出,仅剩喜马拉雅FM CEO余建军一人。彼时,喜马拉雅回应称,股权变动是因为公司要搭建VIE结构(所有境内VIE公司的董事变更为境外母公司的股东,属于VIE标准结构),但对上市计划却未作出明确表态。

  2019年11月,财新曝出喜马拉雅已启动Pre-IPO融资,融资额约为3.5亿美元,最终融资规模还将视市场情况而定。同时提到,喜马拉雅将谋求2020年赴美上市,初步计划融资规模在5亿美 元到10亿美元。

  然而,2020年喜马拉雅依然未能完成上市,反而是其竞争对手荔枝在2020年初捷足先登,抢先在纳斯达克完成上市,成功地夺走了“在线音频第一股”的名号。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传出在今年二季度可能融资5亿美元至10亿美元之前,喜马拉雅已经有两年多时间未有公开的融资动作。而在2014年至2018年,喜马拉雅每年都有融资进账,其最近的一次融资还停留在2018年,当时由春华资本、腾讯投资、泛大西洋(3.1700.051.60%)资本领投的E轮40亿元,投后估值达240亿元人民币。

  既然如今有望再获融资,而且也有对手荔枝先行试水,那么喜马拉雅对于上市又有什么顾虑呢?对此,TMT行业时评人张书乐指出,其实所谓“在线音频第一股”的名号犹如鸡肋,喜马拉雅对其可能并不重视,如果第一股的名号没有成熟稳定的盈利模式作为支撑,反而会成为后续发展的负累和笑话。

  这里还是引用“在线音频第一股”荔枝上市后的表现作为参考。其招股书和财报显示,荔枝在纳斯达克上市前后已经连续4年亏损,其在2017年至2020年共计亏损约3.7亿元。此外,在2020年第四季度,荔枝的移动MAU为5840万,较前一年同期的3653万增长15%,但月付费用户却仅有42.24万,较前一年同期的43.41万下降2.7%,付费率仅约0.72%。

  而在股价方面,荔枝自从2020年初上市之后即遭破发,股价从11美元一路跌至最低1.9美元。直到今年初美股因Clubhouse看好音频社交,荔枝的股价才开始触底反弹。因此有分析认为,在线音频平台由于盈利模式单一、用户转化率低,容易导致业绩亏损、股价下滑,这恐怕也是喜马拉雅对上市有所顾虑的原因。

  张书乐认为,“其实喜马拉雅一直希望在商业模式上能有所突破,但无论是早期从UGC(用户原创内容)慢慢孵化而成PGC(专业生产内容),整体的付费场景并没有因为音频质量的提高而打开,而后续的知识付费风口最后也演变为一个贩卖焦虑的玩笑。因此,喜马拉雅尽管名气足够、内容也丰富,但整体依然缺乏一个可以在上市时用来打动投资者的亮点,伴随着短视频的出现,音频产品的用户黏性也呈现出游离状态,这也让喜马拉雅的上市路变得愈加崎岖。”

内忧外患,版权纠纷缠身

  从行业投融资的热度看,喜马拉雅已经错过了最佳的上市窗口期。不仅如此,喜马拉雅如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一点不比之前的少,比如版权纠纷问题就一直不断。

  天眼查数据显示,喜马拉雅的母公司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关法律诉讼高达1479条,其中,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就有1129条。

  而在这些侵权纠纷案件当中,不乏出现腾讯、爱奇艺、湖南广播电视台、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身影,他们均因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纠纷、广告合同纠纷以及侵犯著作权等原因,状告喜马拉雅。另外,也有多位知名作家、IP持有方向喜马拉雅提起过诉讼。

  值得一提的是,喜马拉雅近期还曾被有关部门约谈。3月1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网公告显示,针对近期未履行安全评估程序的语音社交软件和涉“深度伪造”技术的应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指导北京等多个地方网信部门、公安机关依法约谈喜马拉雅等11家企业,督促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开展安全评估、风险防控等工作,履行企业信息内容安全主体责任。

  随着喜马拉雅用户和内容资源的增长,其面临的版权风险将会持续增加。即便其未来能够顺利上市,版权依然是喜马拉雅避不开的“敏感话题”。

  谈及喜马拉雅的版权纠纷问题时,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向记者提到,他曾与另一家在线音频平台蜻蜓FM联合推出一档原创音频节目《丁道师杂谈》,这档签署了独家协议的节目,后来竟未经其本人同意便出现在喜马拉雅FM平台上,用户无需付费就可以收听下载,这也说明了喜马拉雅对于版权问题管理的忽视。

  “包括喜马拉雅在内,许多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在版权管理层面都存在着许多不足和漏洞,企业为了追求片面的高速发展,忽略了自身内容规划上的建设,这种问题音频行业非常需要引起重视。在获取用户、获取市场的同时,如何强化自身内容建设亟待关注。”丁道师表示。

  按照喜马拉雅官方的说法,其在2019年用户数就已经超过6亿,行业占有率达到75%,是国内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在线移动音频分享平台。不过,这家行业老大也逐渐感受到新军入局带来的压力。

  2020年4月,腾讯音乐上线新产品“酷我畅听”,全面布局长音频赛道;同年6月,字节跳动上线“番茄畅听”APP,正式入局长音频。腾讯和字节跳动两大巨头来势汹汹,作为长音频赛道的领跑者,喜马拉雅又将如何继续保持自身的优势?

  或许对于目前音频行业的领跑者喜马拉雅来说,腾讯、字节跳动的入局暂时不足为虑。但是想要持续保持领跑,依然需要在版权和内容上加以重视,只有构建起强有力的生态,才能留住平台创作者和海量用户。

  “从内容上看,腾讯、字节跳动的内容主要来自网文,即网文IP转换为听书长音频,通过类似网文付费或免费网文、广告露出的方式盈利。而原先赛道里的喜马拉雅、荔枝、蜻蜓目前的内容还是来自UGC和PGC两部分,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不过,内容创作者本身并没有真正的平台黏性,一旦腾讯和字节跳动用收益、流量和曝光度来吸引头部内容创作者,这样留给喜马拉雅的护城河也就仅仅限于签约的独家作品方面。”张书乐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