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IPO > 东鹏饮料IPO背后:产品结构单一 未来发展存疑

东鹏饮料IPO背后:产品结构单一 未来发展存疑

2021-05-18

 5月17日,东鹏饮料开启申购,每股定价46.27元,此次公开发行股票4001万股,募资约17.32亿元,A股的“功能饮料第一股”即将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东鹏饮料成立于1987年,是深圳市老字号饮料生产企业,2003年完成了国有企业向民营股份制企业改制。改制后,企业高速发展,目前东鹏饮料以深圳东鹏为母公司,已经建成投产广州增城、东莞道滘和安徽滁州等三个生产基地,年产能达上百万吨。

  不过在其业绩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东鹏饮料产品结构单一、销售区域过于集中、产能利用不充分还募资扩建等一系列问题接连曝出,给公司未来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主营业务依赖性强,销售区域过于集中

  东鹏饮料这几年增长非常迅速。招股书说明书显示,2018至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0.21亿元、41.92亿元及49.3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7.82%;净利润分别为2.16亿元、5.71亿元、8.12亿元,年平均增长近100%。今年一季度,公司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7.13亿元,同比增长83.37%;实现归母净利润3.42亿元,同比增长122.52%。

  但从营收结构上来看,其收入来源非常单一。东鹏饮料目前拥有能量饮料、非能量饮料和包装饮用水三种产品,公司收入来源主要是能量饮料。能量饮料2017年到2019年在东鹏饮料的营业占比分别达到了96.28%、95.51%、95.50%。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相对单一的产品结构使得公司经营业绩对能量饮料的销售依赖程度较高。如果能量饮料行业市场环境出现恶化、消费者偏好发生改变以及相关行业监管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提到的问题也是市场所担心的。实际上,健康问题一直让能量饮料备受争议,媒体多次报道,能量饮料含有较多的牛磺酸、咖啡因等,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诱发心律失常,可能会增加心脏疾病风险。这一直是悬在能量饮料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虽然公司近年来陆续推出柑柠檬茶等其他系列产品,但整体销售规模相对较小,数据显示,非能量饮料及包装饮用水的销售收入在报告期合计占比不过为3.72%、4.49%、4.50%,不足以成为东鹏饮料新的增长极。非能量饮料和包装饮用水目前仅处于市场开拓阶段,后续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除了营收结构较为单一外,东鹏饮料的销售区域也过于集中。公司报告期内主要的销售区域为广东,其占比分别为66.66%、61.10%、60.12%,其次为华中、广西和华东等区域,而在北方地区报告期内的占比仅为0.71%、0.85%、0.57%。销售区域集中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该区域的经济结构、市场容量、消费水平及偏好等因素发生变化,公司就很难应对。

  重销售轻研发,偿债能力不足

  东鹏饮料能有如此迅速的发展,得益于大量的营销投入。招股说明书显示,在报告期内,东鹏饮料在宣传推广方面投入的费用分别达到了3.8亿元、4.8亿元、3.4亿元。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东鹏饮料甚至投入了1.5亿与中央电视台、今日头条、抖音等媒体平台在赛事直播赞助、广告投放、内容运营等方面展开合作。

  东鹏饮料上市募集资金的用途中也有一项3.7亿元资金用于公司营销网络升级及品牌推广。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鹏饮料的研发极少。从2018年到2020年,东鹏饮料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72%、0.67%和0.72%,对应的金额分别为0.22亿元、0.28亿元和0.36亿元,与动辄上亿的营销费用不可同日而语。

  巨大的广告投入短期内能砸出业绩的高增长,但是没有足够的科研投入做保障,公司的发展后劲就存在疑问。这也是东鹏饮料未来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此外,东鹏饮料的偿债能力也明显弱于同行。报告期内东鹏饮料的流动比率分别是0.71、1.00、0.92,速动比率分别为0.59、0.85、0.79,数据基本低于1,而与此对应的流动比率行业平均值为2.62、2.85、4.26,速动比率的行业均值为2.36、2.62、3.07。

  东鹏饮料表示,一方面公司尚未上市,与上市公司相比资金实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正处于生产基地布局及产能提升的发展阶段,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非流动资产的投入较多,因此账面货币资金相对较少,同时增加了短期借款、应付工程款和长期借款等负债规模。数据显示,东鹏饮料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8.43%、51.05%、56.13%,处于上升趋势。

  不管公司作何解释,较低的偿债能力对企业的日常经营始终是一种潜藏的风险。

  产能利用不饱和,市场竞争太激烈

  公司的解释还存在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方。招股说明书显示,上市募集资金中的8亿元用于筹建华南和重庆西彭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但是,现实情况是报告期内东鹏饮料的产能利用率较低。从2017年到2019年其按照生产吨数计量的总产量分别为55.60万吨、64.84万吨、101.61万吨,产能利用率分别只有为75.10%、62.03%、66.38%。

  产能利用率不足且明显下滑的同时,东鹏饮料还采用了委托生产方式生产部分产品。在自身产能不饱和的情况下却要去委托加工和筹建新的生产基地着实令人费解。

  东鹏饮料认为,项目有利于公司的产能得到进一步的补充,生产基地全国布局将更加完善,同时也能够加强规模效应提升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这样的说法抑或是东鹏饮料的市场竞争压力太大所致。据了解,能量饮料市场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增长很快。从2014年到2019年,能量饮料非现场消费的销售金额复合增速为15.02%,是饮料中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不过近几年,能量饮料市场的增长趋势开始减弱,有第三方预测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4我国能量饮料销售规模的复合增长率为4.5%,整个行业不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能量饮料市场的竞争也愈加激烈。根据2019年能量饮料终端销售金额显示,中国红牛占据57%的市场份额,东鹏饮料则占有15%,乐虎占10%。对于东鹏饮料来说,尽管在行业占据第二的位置,但仅有老大红牛四分之一的份额,也无法完全拉开与第三乐虎的距离,其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在此情况下,东鹏饮料想要上市募集资金,尽快建立自己的护城河,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向全国市场扩展,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前有“牛”,后有“虎”,东鹏饮料未来“出广”都不容易,更妄谈走向全国,再加上公司自身问题多多,其发展前景实属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