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智能装备制造,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汽车工业、工业电机、消费品、医疗健康智能制造装备,以及工业4.0应用软件和数字化服务,公司目前正在申请于科创板上市。
根据招股书披露,均普智能选择了“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一”,其中涵盖了研发投入金额及占比、研发人员占比、专利数量等多个数据,其中针对专利数量,招股书披露“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发行人已授权的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为29项,≥5 项”。
但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招股书第204页披露的专利权相关信息,均普智能共拥有境内注册发明专利21项、境外注册发明专利8项,但是其中申请日在2018年及以前年度的发明专利数量仅为2项,也即均普智能所称的“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在2019年和2020年收获的数量多达27项。
而均普智能在2018年到2020年实现的营业收入金额分别为16.57亿元、21.93亿元和16.87亿元,2020年相比2018年并未见明显增长,这也就意味着,均普智能在2019年和2020年收获的27项发明专利,并未对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量形成任何贡献。在此背景下,不禁令人产生质疑,该公司在2019年和2020年突击申请发明专利,是否只为了达到“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一”的要求、而非生产经营所需。
与此同时,根据招股书第25页披露的“发行人技术先进性”相关信息,其中描述道:“企业的技术研发离不开高端人才,公司高度重视科研实力发展和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截至2020年12月末,公司研发设计人员达到513人,占员工总数比重高达31.43%。”
但招股书也披露到均普智能的研发投入金额逐年大幅减少,2020年的研发投入金额仅大致相当于2018年的一半,同时研发费用中包含的职工薪酬金额也是逐年大幅减少,2020年仅相当于2018年金额的60%左右。在这数据背后对应着均普智能研发人员人数的大幅减少,这也与招股书中描述的“高度重视科研实力发展和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存在矛盾。
不仅如此,以公司2020年末513人研发设计人员计算,同年研发费用中包含的职工薪酬金额仅为3823.33万元,折合人均仅在7万元左右、人均每月人力成本仅略超过五千元。
均普智能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并由此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但是招股书也披露到,2020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占同年营业收入比重为2.94%,低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设定的3%的下限标准。
近日江苏省科技厅宣布有220家企业被取消高新技术资质,并依规将对这些企业追缴此前已享受的税收优惠,其中“经自查,不再符合高企认定规定的企业5家,占2.3%”;另据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2016年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被取消高企资格的情形有多种,包括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取消高企资格。
此外,均普智能的控股股东为“均胜集团有限公司”,与上市公司均胜电子构成关联关系,而且均胜电子及其子公司一直都是均普智能的主要客户,双方保持着持续的关联交易。在此背景下,均普智能的董事长周兴宥先生,目前仍然是均胜电子的监事会主席,这也不利于均普智能与关联方保持应有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