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注册制推进,数据显示,受益于2021年各项政策红利,今年前三季度A股IPO市场共有373家公司完成上市,较同期增加78家,同比增幅达26.44%,募集资金共计达3768.41亿元,同比增长5.93%,市场存量进一步扩大。因此,今年前三季度IPO项目融资家数和募集资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虽然行业集中度仍然高居不下,七成的IPO承销规模被前10家券商瓜分,但也不得不说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前10家券商的IPO承销规模及收入占比均同比下滑。一些中小券商的表现更为可圈可点。尤其是随着北交所的成立带来市场增量,本来就在新三板更有市场份额的中小券商将会更加受益。不过,可以想象到的是,后续北交所IPO业务的竞争将明显加剧。
沪上一家券商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北交所设立后,中小企业上市机会增多,中小券商受市场竞争环境影响,投行业务较为下沉,因此能在新三板业务中占据一定优势。但在后续竞争中,中小券商应坚持服务中小企业初心,持续业务下沉,挖掘细分赛道的隐形冠军,有望走出独特发展道路。
前10名券商承销金额占比7成
毕马威分析称,得益于经济逐步复苏及注册制上市制度的推动,A股市场继续表现活跃。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电信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募资总额达542亿元,这是2021年前三季度全球募资金额最大的IPO。由于科创板和创业板仍然受欢迎,A股市场募资金额创历史新高。
于是,在IPO项目募集资金及家数增长的同时,保荐机构的主承销业务也在增长并向头部集中。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IPO承销金额前5名和前10名分别占比54.25%和70.46%。也就是说,前5家券商的承销金额就占到全市场的一半以上,而前10家券商的承销金额就占到全市场的七成以上。
具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IPO承销金额居于前三,分别达639.28亿元、625.26亿元和352.20亿元。此外,海通证券、华泰联合、国泰君安、东方投行、民生证券的IPO承销金额也超过100亿元。
IPO承销收入方面亦是如此。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券商IPO承销收入185.78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前5名和前10名的IPO承销收入分别占比达到40.54%和61.19%。中信证券一马当先,IPO承销收入达25.55亿元。此外,海通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以及民生证券的IPO承销收入也超过10亿元。
“大型券商在资本、资源、人员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他们的行研、新股定价及承销方面整体而言确实会比中小券商更为强势。所以一些大型企业上市会首先考虑大型券商,即使有中小型券商加入,大多也是联席。”沪上一券商人士说道。
头部券商集中度下滑
虽然,不管是IPO承销数量、金额以及收入方面,大中型券商具有较高的头部效应,牢牢占据着市场份额,但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发现,今年前三季度的集中度较同期稍有下滑。
据记者统计,在今年前三季度IPO募集资金进一步扩容的情况下,前5名和前10名券商的承销金额占比虽然达到54.25%和70.46%,但相较于去年同期,均下滑了近5个百分点。同样,虽然IPO承销收入总体实现增长,前5名和前10名券商的承销收入占比也分别达到40.54%和61.19%,但这比去年同期均下滑了7个百分点。
对此,业内人士评价道:“近年来,行业普遍加大了对投行业务的投入力度,通过激励体系改革激发团队的工作效力,部分中小券商投行业务取得较大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头部集中度。不过,投行项目周期较长,较依赖于团队能力和产业深耕,而投行人员流动性较大,其业务模式决定了头部集中度不会在短期内快速提升,波动是正常现象。”
另外,国金证券人士进一步分析表示,超大型企业IPO日渐稀少,以往大型券商凭借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IPO的承销收入就可以超越中小券商全年收入的情况不再轻易出现。此外,2021年京东数科等众多大型IPO业务因各种原因终止或者中止,也是导致大型券商IPO业务收入增速下滑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推进,中小券商努力提升质控和风控水平,吸引优秀团队,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在部分行业和业务类型上进行富有成效的差异化竞争,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另外,集中度在短期内波动很正常。
多家中小券商承销金额翻倍
正如上述所说,今年不少中小型券商IPO承销规模增长不俗,有的甚至是破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有9家券商IPO承销规模实现同比翻倍,分别是长城证券、中泰证券、渤海证券、东方投行、东莞证券、瑞信证券(中国)、中航证券、申万宏源承销保荐以及长江证券保荐,而且这其中有7家承销规模均在前30名中。
此外,还有11家券商去年前三季度未有实现承销IPO项目,而今年前三季度得以实现,其中中原证券、东北证券、五矿证券和中天国富承销规模均超10亿元。IPO承销收入方面亦是如此。
前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注册制背景下,投行业务供给充分,虽然头部券商有市占率较高,但中小券商仍有广阔发展空间,应持续完善内部制度,加大核心团队建设,深耕优势产业,推动投行业务与PE业务联动,打造精品投行。
同样,国金证券人士也表示,中小券商应专注于特定业务来建立优势,而非综合性业务;应基于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定位。此外,他还认为,中小券商完全依靠自身的资源禀赋,很难实现对大券商的追赶甚至超越,而战略并购是中小券商实现市场占有率增长的最快途径。
“市场化机制驱动下,研究、定价、承销将成为投行真正竞争力。对此,我们加大了人员投入,招聘了包括债券销售、股票销售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我们和市场上的投资机构,包括公募私募、银行、保险等,都在进行充分的沟通。”上述国金证券人士告诉记者:“聚焦、深耕细分行业,铸就专业优势,在业务全面覆盖基础上培育重点产业。就比如我们的保荐项目,主要分布在医药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设备制造行业等。”
中小型券商在北交所开市初期将占据明显优势
随着北交所规则落地后,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券商投行业务被视为增量业务之一。不过由于新三板市场活跃度不高,券商在新三板布局呈现差异化,部分中小券商挂牌及持续督导排名靠前。
数据显示,累计挂牌家数上,申万宏源、安信证券、中泰证券、中信建投、东吴证券居前五;持续督导家数上,开源证券、申万宏源、东吴证券、国融证券、中泰证券居前五;做市股票个数上,开源证券、申万宏源、九州证券、中山证券、安信证券居前五。
上述国金证券人士分析称,新三板具有较多市场份额的中小型券商在北交所开市初期将占据明显优势,但其前期的优势建立在大型券商及保荐业务具有实力的券商未全面发力新三板的基础上。而目前北交所的定位已经很明显吸引了全体券商投行,随着实力券商的全体加入,后续北交所IPO业务的竞争将明显加剧。中小券商想保持在新三板建立的业务优势,应当在内部制度设计、团队建设、服务能力、内控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
“国金证券目前督导的客户相对较少,三板业务的市场排名与国金的投行业务市场地位并不相符,这与过去几年我们公司相对稳健的三板业务策略有关。下一步,我们要做的是理顺三板业务与北交所业务相关机制,挖掘和培育潜在客户,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制定挂牌或上市方案,以便抓住北交所初建带来的增量业务机会。”上述国金证券人士说道。
同样,国融证券人士也告诉记者,后续公司将积极持续为精选层公司提供优质服务,配合做好精选层挂牌公司向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平移工作;同时为符合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的创新层挂牌公司配置优质的保荐资源,协助挂牌公司保质保优平稳上市。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