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前后,AI在国内创投圈独具点石成金能力,“AI+视觉”“AI+语音”的软硬件遍地开花。其中,用于物联网终端的AI芯片备受资本热捧,一大批新生初创企业涌现同时,也将一批传统芯片厂商重新带回风口中心。
当投资热潮散去,当年迅速崛起的思必驰、云知声等一众明星公司相继谋求上市。近期,九月份提交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申请的杭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国芯”)收到了证监会第二轮问询。
此次上市公司计划募资4.59亿元人民币,中信证券担任保荐人。公司股权较分散并处于无控股股东状态,现任董事长黄智杰直接持有和间接持股24.72%,并通过一致行动人协议持股12.26%,共计持有36.98%。
杭州国芯为芯片行业的传统老牌厂商。2001年,浙江大学的四位教师王匡、姚庆栋、仇佩亮、张明于创办国芯有限,主做数字电视机顶盒芯片起家。公司前期仅在2008年获得了一笔千万级的A轮融资。按照A轮投资方天图资本出资5000万占股12.8%计算,公司估值约在4亿元上下,2016年登陆新三板上市。受益于当年的围棋人机世纪大战带火AI概念,杭州国芯迅速成立AI事业部,并于次年成功流片了公司的第一枚语音AI芯片。
以AI爆火作为分界线,杭州国芯在资本市场的前后境遇截然不同。期间,早期团队相继退出,不再负责公司日常经营,黄智杰任董事长,董事会管理层也进行了相应改组。2018-2021年,公司把“AI语音+IOT”“AI软硬件一体化”作为产品战略反复对外宣传,平均每隔一年就会官宣一轮融资,B轮、C轮融资额均过亿,中信证券、高榕资本、创新工场都有参股。2021年获得创维的一笔3000万的最新投资后,杭州国芯投前估值也由B轮的9亿元翻倍增至D轮的20亿元。
资本青睐也给杭州国芯带来了最直观的增长。招股书披露,2019-2021年,杭州国芯年收入分别为3.4亿元、4.1亿元、6.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756万元、2.5亿元、5.4亿元。2022年1-6月,公司收入为3.4亿元,净利润为2.5亿元。2020、2021两年期间现金流净增加大部分系吸收投资所得,公司流动资产成倍递增。
然而随着行业回归理性后,重新审视公司的主营业务构成来看,杭州国芯的“AI含金量”被打上一个问号。
杭州国芯核心产品主要有电视机顶盒芯片、物联网芯片,后者包含应用于工业生产使电子雷管主控芯片和应用人工智能的AI语音芯片。然而两者差距极大,机顶盒芯片为绝对主力产品。公司已经批量生产的智能语音SoC芯片、超低功耗AI语音SoC芯片,累计销售额约合500万颗,总销售额不足4000万元。
招股书披露,公司报告期内九成以上收入仍来自机顶盒芯片。2022年上半年,物联网芯片业务最新收入不足2000万,且当中主要为电子雷管主控芯片,AI语音芯片销售收入仅为385万元,且前者增长明显高于后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在27%-30%之间,其中数字电视机顶盒芯片毛利率为27%-29%,物联网芯片毛利率分别为35%-48%。机顶盒芯片起决定性影响,而非AI。
(文章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