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11月5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社交平台明确表态:胖东来没有规模发展规划、更没有上市规划!
他用更直白的话解释了公司未来的方向:胖东来不想变成一个只顾扩张和赚钱的传统公司,而是要成为一个专注于研究和分享“科学幸福生活方式”的学校式企业。说白了,就是做一个商业样板,供同行参考学习,而不是专注于和竞争对手抢市场。
不上市,底气何在?
胖东来敢于不走寻常路,根本原因在于其惊人的经营状况:
业绩一路狂飙:截至11月4日,胖东来今年销售额已高达197.86亿元,轻松超过去年全年的近170亿元。照这个势头,年初设定的200亿销售目标即将轻松达成。
超市是绝对主力:在众多业务中,超市业态一骑绝尘,今年销售额已超107亿元,占了总销售额的半壁江山,是其口碑和收入的顶梁柱。
家底厚,零负债:根据于东来本人透露,公司目前没有一分钱贷款,账上躺着41亿的资金。这让它在做决策时,可以完全不理会外界“快点扩张、快点上市”的呼声。
不追求上市,那追求什么?
胖东来选择的这条路,核心聚焦在两点:
对内:践行独特的“幸福企业”文化
胖东来最为人称道的是它对员工和服务的投入。它通过高薪酬福利(员工平均月收入可达9000元)、人性化管理(如设立“不开心假”) ,试图打造一个“幸福企业”的样本。于东来认为,销售额增长太快会迫使员工加班,违背企业初衷,因此主动控制规模。
对外:从零售商转向“商业布道者”
胖东来正在将其成功模式打包成一种可输出的“产品”:
开设收费企业参访:每月设立“开放日”,供企业参观学习,收费标准高达每人2万元。
规划高价个人交流:于东来正在规划个人与企业家的分享交流,每次3小时,费用50万元。
这些举动清晰地表明,胖东来未来的盈利点和对行业的影响,将更多通过知识输出和模式分享来实现,而非单纯依靠开店卖货。
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型零售企业,创建于1995 年 3 月,发展至今许昌、新乡两地共有13家门店,其中5家综合型百货商场、7 家中型社区超市、1家服饰鞋业类专业门店,1家中央厨房,2家物流中心,并建立了自有品牌开发体系与线上销售平台。
经营业态涵盖超市、百货、电器、服饰、餐饮、医药、珠宝、茶叶、电影、电玩、图书、眼镜。截至2025年1月员工人数约 8300人,共安排就业人数约18000人。2024年销售总金额近170亿元,纳税金额6亿多元,利润8亿多元,员工平均月收入9000元。
(文章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