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IPO > 罗振宇携“新故事”冲刺IPO:换汤不换药、盈利下滑、产品难持续

罗振宇携“新故事”冲刺IPO:换汤不换药、盈利下滑、产品难持续

2020-11-09

据深交所官网披露,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维造物”)最近正式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在创业板挂牌上市。本次拟募集资金10.37亿元,公司估值将超过40亿。

  据《每日财报》了解,思维造物是由罗振宇、李天田、吴声于2014年创立,对外号称是一家从事终身教育服务的企业,主要通过“得到App”“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提供课程、听书及电子书等产品,通过得到大学、跨年演讲等形式提供通识教育及技能培训服务。

  除罗振宇外,思维造物目前还吸引了柳传志、俞敏洪等商业大佬的加盟,但需要明确一点,这些人是真的看好公司未来还是觊觎上市后的资本盛宴并不能确定。

 从“知识付费”到“终身教育”,换汤不换药

  2012年播出的《逻辑思维 》脱口秀节目让罗振宇一炮走红,该节目在半年之内火爆网络,在优酷、喜马拉雅等平台播放超过10亿人次。从此,罗振宇最想做的就是把知识变现,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被点燃。

  2016年,罗振宇作为创始人推出知识服务App“得到”。2020年5月26日,“得到APP”诞生四周年,在一年一度给得到用户的一封信中,罗振宇公布了最新数据,“得到APP”的用户达到了3870万。

  但据《每日财报》了解,知识付费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的同质化内容,导致用户往往更偏向于信任大V的内容,即使他们的内容不一定是最好的,有点类似于网红带货。

  2017年的时候,一篇名为《罗振宇的骗局》的文章在网络上火爆异常,文中写到,得到APP的内容产品为“二道贩子产品,不够系统且失真”,更多意义上只是满足绝大部分不喜欢读书的人被人称之为读书人的虚荣心,“售卖焦虑感”,包括罗振宇的“得到”在内的大部分知识付费其实都是忽悠人的。

  从那之后,知识付费也开始受到外界的质疑,在最新的招股书中,思维造物作为知识付费的引领者竟然只字未提“知识付费”四个字,而是创造了一个新的概念——终身教育。

  而这似乎是吸取了吴晓波的教训,随着9月份全通教育(7.9400.162.06%)宣布终止收购巴九灵,吴晓波的第一次IPO之旅告吹中可以窥见,知识付费概念目前很难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罗振宇似乎也有意避开“知识付费”的标签,在录制《奇葩说》时,曾用“你才做知识付费,你们全家都是在做知识付费!”的话语diss对方辩友。

  再来看一下所谓的终身教育,据思维造物招股书显示,2019年中国终身教育产业规模将超过824.5亿元,同比增速为18.3%,预计2023年中国终身教育产业规模将达到1488.8亿元。

  目前,国内终身教育行业市场格局相对分散,尚未出现巨头垄断、寡头竞争等现象。根据艾瑞咨询数据,第一及第二梯队合计占市场份额约15%,长尾梯队占市场份额约85%,而思维造物把自己列入了第一梯队。

  从知识付费到终身教育不过只是换个说法而已,因为公司盈利的模式并没有变,弱化“知识”与“付费”的概念,强调“教育”,罗振宇真不愧是讲故事的高手。

  产品形态难持续,公司估值遭腰斩

  最近几年,知识付费平台有很多,得到、知识星球、极客时间、知乎……,各种五花八门的付费专栏,但其实细分的话只有两种类型:工具类和平台类。

  平台类以手机APP为载体,得到、网易云课堂、喜马拉雅等都属于平台类,运行模式像是知识付费界的天猫淘宝。工具类以小程序/H5等为载体的Saas平台,帮助企业和内容创业者快速搭建知识店铺,进行内容商品的售卖。

  而得到的读书、听书这种形式,本质还是将现有的书籍、知识体系等编辑成音视频售卖,这与传统的出版行业如出一辙。

  而技能型的培训目的则更加明确,无论是为了掌握运用PS、Peyton,还是为了考过四六级、雅思,都是一个极其具象的目标教学过程,且这条路上已巨头密布。

  现有的知识付费产品,既无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也无法像“考级”一样包过。基于流量体系传导出的知识焦虑的确可以让人买单,但却不是一个可持续的产品形态。

  《每日财报》注意到,罗振宇还曾仗着自己的粉丝和流量优势为P2P打广告。2015 年10月9日,罗振宇在旗下的《罗辑思维》官微里发了一条关于贝米钱包的广告,很多人选择相信罗振宇的推荐,在贝米钱包进行了理财投资。

  2018年7月贝米钱包突然暴雷,5.4万投资人的钱无法提现,而罗老师至今没有对此事作出合理解释,这对品牌的负面影响可谓深远。

  股权结构方面,思维造物董事长罗振宇直接持股910.61万股,占比30.35%,董事、总经理李天田持股417.83万股,占比13.93%,两人直接持股占比44.28%。

  另外,由罗振宇控股的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杰黄罡持有思维造物股权16.26%。目前,罗振宇通过直接、间接方式持有公司共计46.61%表决权。

  罗辑思维此前共获得了5轮外部融资。首轮融资的投资方为顺为资本,A轮融资的投资方系启明创投;在2017年则有红杉资本领投、真成投资、华盖资本、腾讯投资、英雄互娱、华兴资本等多家跟投。

  据天眼查,2015年B轮融资时,公司估值为13.2亿元,到了2017年D轮融资时,公司估值已达80亿元。2019年10月,公司宣布进军科创板,而今年8月却选择转道创业板。

  按照募资规模计算,思维造物本次IPO估值仅约41亿元,相比D轮融资时腰斩。

 盈利能力持续下滑,无形资产飙升存减值风险

  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2020年一季度,思维造物的营收分别为5.56亿元、7.38亿元、6.28亿元、1.92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6131.96万元、4764.41万元、1.15亿元、1327.82万元。

  2019年,思维造物营收出现下滑,其中作为营收主体的线上知识服务业务及电商业务收入分别同比下降18.75%、16.77%。虽然净利润增长显著,但背后并不是公司自身盈利能力推动的,而是因为对子公司酷得少年丧失控制权而产生的投资收益造成的。

  酷得少年在2019年引入外部投资者,导致增资后思维造物对酷得少年的持股比例降至45.54%,酷得少年变更为公司的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也就是说,这是一种被动的盈利增加,如果扣除这部分收益,那么公司在报告期内的利润是连续下降的,报告期内思维造物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990.31万元、3280.95万元、3067.57万元。

  《每日财报》发现,利润的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产品单价和付费用户转化率的持续下滑,2017年-2019年,思维造物课程平均单价分别为99.96元/门、71.45元/门、56.92元/门。

  单本听书产品的销售单价分别为4.24元/本、3.78元/本、3.57元/本;听书会员卡销售单价分别为232.54元/张、103.73元/张、83.07元/张,全部呈现单边下滑的趋势。

  另一方面,思维造物的付费用户转化率不断下滑,2017年-2020年上半年分别为32.18%、28.67%、27.50%和26.38%,三年间下滑了5.8个百分点。

  此外,在自身盈利模式受到压力的同时,思维造物为了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选择了对外收购,而这直接加大了资产价值的风险。

  招股书显示,2019年的时候思维造物的无形资产飙升至6000万,而这一数据在2018年还只有不到200万(196.7万)。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思维造物在2019年8月以6249.22万元间接收购了在线教育视频网站优视米100%股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此次股权收购不构成业务合并,按照资产合并处理,确认为“无形资产-其他”。

  从目前情况来看,优视米的盈利能力很差劲,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优视米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18.72万元、3.14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计入无形资产这部分资产也要进行减值的压力测试,本质上和商誉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未来盈利不达预期,那么依然存在减值风险。

  关于商誉暴雷自然不必多说,二级市场曾经在2018年的时候集中爆发商誉减值,对于股价的负面冲击非常严重,思维造物的这一问题也值得投资者的注意,对此《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