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创板 > A股上市公司赴港IPO持续升温!年内超30家企业披露相关计划

A股上市公司赴港IPO持续升温!年内超30家企业披露相关计划

2025-03-31

科创板日报》3月31日讯(记者 黄修眉) A股上市公司赴港IPO持续升温。

  财联社星矿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30日,已有超30家A股企业披露拟港股IPO,其中包括纳芯微(140.300-1.90-1.34%)天岳先进(62.000-2.01-3.14%)杰华特(29.1500.250.87%)等六家科创板公司。

  在业内看来,越来越多的A股企业赴港上市,在于港股市场流动性强,能以较低成本获取大规模资金,用于战略扩张、技术研发等,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力量。

  “A+H” “A转H”等方式涌现

  财联社星矿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30家A股企业披露了赴港上市的计划或已提交申请。

  其中,3月26日,半导体芯片研发商纳芯微公告称,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深入推进该公司国际化战略,同时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该公司拟在港股IPO。

  纳芯微因此成为今年以来,继天岳先进、杰华特、和辉光电(2.190-0.03-1.35%)峰岹科技(233.890-0.58-0.25%)迈威生物(20.090-0.32-1.57%)之后,又一家谋求港股上市的科创板公司。

  A股其他板块通过“A+H”方式拟港股上市的企业亦不在少数。今年年初,宁德时代(252.940-3.86-1.50%)中伟股份(35.180-1.01-2.79%)先导智能(21.030-0.42-1.96%)等锂电A股企业纷纷披露赴港上市计划,引发市场关注。

  业内普遍认为,在锂电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赴港上市步伐加快,反映出企业对资金的迫切需求与推进全球化发展的战略考量。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A+H”外,不少曾拟在A股上市的企业纷纷“转道”港股。

  其中,曾于2022年拟在深交所上市的新茶饮蜜雪冰城母公司蜜雪集团于今年3月3日正式在港股上市,募资净额32.91亿元,成为港股市场今年开年最大IPO。

  中式快餐品牌老乡鸡亦曾于2022年拟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023年2月,老乡鸡上交所主板IPO申请再次获受理,但该公司此后主动撤回申请,并于今年初宣布“转战”港股IPO。

  曾在2019年和2022年两度闯关A股IPO未果的珠宝品牌周六福,也于今年2月28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申请,第五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

  对于多家A股企业拟赴港上市这一现象,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港股市场制度灵活,上市程序相对便捷,上市时间周期短,可为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和方式,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

  不少企业融资需求在于进入发展关键期

  《科创板日报》记者综合上述企业相关公告发现,增强公司在境外融资能力、扩大公司产能及研发创新能力、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成为A股企业赴港上市的主要原因。

  而不少企业上述需求的背后,是其所在行业快速发展,不少企业经营已进入阶段性关键时期。

  其中,今年以来,随着DeepSeek大模型的算力需求引爆市场,背后算力“卖铲人”紫光股份(27.420-0.06-0.22%)宣布拟港股上市。

  国际咨询公司IDC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在中国以太网交换机、企业网交换机、园区交换机市场,紫光股份分别以34.8%、36.5%、41.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在国内市场份额趋于饱和的情况下,紫光股份开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但在此之前,紫光股份自1999年首发上市后,仅在2016年进行过一次220亿元的定增融资。此后该公司相继于2020年4月、2023年5月推出120亿元规模的定增计划,均未能如期实施。

  面对近年来半导体行业快速回暖发展,同样谋求港股上市的半导体存储器龙头江波龙(92.5600.360.39%)亦面临发展关键期。

  灼识咨询资料显示,以存储产品的收入计,江波龙是2023年全球第二大独立存储器厂商及中国最大独立存储器厂商。

  江波龙于3月20日晚披露公告称,拟港股IPO募资金额拟用于扩大公司整体产能,增强公司内部生产能力,增强公司在关键领域的独立研发及创新能力,包括存储器及主控芯片设计、固件设计、封装基板设计及测试技术等。

  与立讯精密(40.890-0.32-0.78%)歌尔股份(26.140-0.55-2.06%)合称为“果链三巨头”的蓝思科技(25.330-0.28-1.09%)于3月12日披露公告拟港股IPO。过去十几年,蓝思科技依靠苹果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其业务与营收也多依赖于这一“超级客户”。

  近年来,蓝思科技亦在积极推动业务的多元化转型,向新能源汽车、智能可穿戴设备和光伏新能源等高增长领域。

  “面对当下不少行业发生的深刻变革,企业及时融资能助力其快速抓住行业风口,并尽早占领市场、抢占先机。因此拥有融资便利的港股市场备受企业青睐。”努曼陀罗商业战略咨询商业顾问、企业战略专家霍虹屹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港股融资机制强调市场化与灵活性,允许‘先旧后新’等配售方式,企业可以在资本窗口期迅速完成融资。对于企业而言,港股提供了更高的资本运作自由度,可以在无需繁复审批的前提下,快速执行配售、增发等动作,在市场环境波动时保有主动权。”霍虹屹表示。

  霍虹屹亦表示,随着新“国九条”“并购六条”等政策的实施,A股资本市场正经历着一系列的深刻变革,注册制改革、定增定价机制优化等,都让A股朝着更市场化的方向迈进。

  (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修眉)

文章标签: 最新 科创板